膀胱残余尿量测定_Bang Guang Can Yu Niao Liang Ce Ding

名词百科作者:医百科日期:2020-07-22点击:111
概述

膀胱残余尿量测定指排尿后立即导尿或用B超检查测定膀胱内残余尿量,主要适用于膀胱逼尿肌、括约肌功能异常者。残余尿量超出正常值表示膀胱排尿功能已受损。


测定方法

1.放射性探测仪体表测量法

病人饮食照常,无需特殊准备。受检者早晨起床后不排尿,如已排尿后则再饮水300ml,以保证足够尿量,减少误差。嘱咐患者尽可能排尿。静脉注射131I-OIH,1小时后病人取卧位或立位,肾图仪的一个探头对准耻骨联合测得膀胱区放射性计数率。令病人排尿,收集并测量其体积V(ml)。排尿后在同样几何条件下测得膀胱区计数率,再测出心前区计数率作为本底。计算得出膀胱内残余尿量。

2.经腹B超测定法

该方法优点是患者无任何不适感,不引起尿路感染,对于在治疗过程中需反复测定者更是最佳选择,但在残余尿量少时测量不够准确。

3.导尿法

此方法最准确可靠,患者排尿后立即插入导尿管,放出全部尿量即为残余尿量。

4.静脉尿路测定法

在行静脉尿路造影时,在膀胱充盈期和排尿后各摄片一张,观察膀胱造影的多少。但该法不能定量,故实用价值不大。


临床意义

病理性增高:当膀胱逼尿肌功能或下尿道梗阻尿液排出受阻时,膀胱内残参尿量增加,残余尿量与下尿路梗阻程度成正比。


正常值参考范围

在正常情况或较轻的下尿路梗阻时,膀胱内无残余尿或少于10ml。


注意事项

尿道插管法操作繁琐易引起感染。放射性检查法操作简便,可以判断逼尿肌功能及协助诊断下尿路梗阻及其程度。


下一条       上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