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生理性失眠_Xin Li Sheng Li Xing Shi Mian
心理生理性失眠(psychophysiological insomnia)是由于患者长期精神紧张、对失眠过度担心而引起的一种原发性失眠类型,亦称失眠症,患者表现为持续相当长时间过分全神贯注于睡眠问题,对睡眠的质和量不满意,因此产生忧虑或恐惧,并在心理上形成恶性循环,而使本症持续存在。患者病前性格多有敏感、警觉性高、对健康要求过高、易激惹、急躁等特征。一般人群终生患病率约为10%~20%,该症少年儿童罕见,病发多始于青年(20~30岁),中年期后逐渐明显,并发病增多,女性常见。
失眠可引发多种疾病,除诱发精神疾病之外,还与感冒、抑郁症、糖尿病、肥胖、中风、心脏病和癌症的发生有关,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积极治疗。
二 病因
常见导致失眠的原因主要有环境原因、个体因素、躯体原因、精神因素、情绪因素等。任何原因引起的情绪应激均可诱发失眠,常发生于突发生活事件如精神创伤、患病或工作挫折时。患者由于过分地关注自身睡眠问题而不能入睡,产生躯体紧张和习得性阻睡联想,后者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这两种因素互为强化可干扰睡眠。随时间延长患者关注程度逐渐强烈,睡一个好觉成为期盼和奢望。抑郁、疼痛、过度思虑和入睡环境干扰等可成为习得性联想的促发因素,这些因素消除后失眠可能依然存在或逐渐变为低质量睡眠。
三 临床表现
1.青年期起病,中年期逐渐增多,儿童罕见,女性常见。约占失眠患者的15%,患者愈不能入睡时愈试图使自己睡着,愈接近睡眠时愈显得兴奋或焦虑,形成恶性循环。试图入睡的意念成为失眠的驱动因素,看电视或看书时却可能轻松入睡,即无意识入睡。
2.导致失眠的外在因素包括持续存在难以产生睡意的环境和缺乏睡眠相关行为的联想。由于失眠和睡眠环境、睡眠时间、睡眠时行为刺激的反复联系,产生与睡眠不协调的过度唤醒。卧室成为条件性唤醒的重要因素,只要在自己卧室内就可整夜睡不着,若变换睡眠环境或时间,如在客厅沙发上或旅馆便能够较好地入睡,患者对此常感到十分困惑,这恰与睡眠正常的人在陌生环境中不能很好入睡的现象相反,称为首夜颠倒效应。
3.晨起后头脑不清晰,感觉程度不等的不适、焦虑、急躁、疲劳和情感压抑,常表现消极和精力不足,注意力、警觉和对食物关注下降。病程持续数年或数十年。有些患者发生催眠药过量、依赖、成瘾或酗酒等,或滥用兴奋剂试图控制白天的疲劳。
四 检查
多导睡眠图显示睡眠效率降低,睡眠潜伏期和NREM睡眠1期延长,觉醒次数增多,NREM睡眠3、4期缩短,肌肉紧张和首夜颠倒效应等。
五 诊断
诊断根据患者有习得性阻睡联想,对卧室或睡眠相关行为条件性唤醒,可具有无意识入睡、躯体紧张和首夜颠倒效应等特征,可与其他类型失眠并存。
六 鉴别诊断
心理生理性失眠分为暂时性与持久性两类,区别主要在于失眠延续时间的长短,在3周以内者属于暂时性,超过3周属于持久性。
1.暂时性心理生理性失眠
这种睡眠的减少十分普遍,几乎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大部分可以不药自愈,称为正常人的少睡。
2.持久性心理生理性失眠
如果暂时性心理生理性失眠持久下去与周围建立条件反射,失眠转为持久性,也就是所谓的失眠症。失眠症往往是睡眠不良素质与习得性失眠因素的结合。这类失眠者的失眠始发于某次生活事件,开始只是暂时性的,后来附加上习得性的因素,最常见的情况是对睡眠不足过分担心,耿耿于怀,特别是到了晚上,惟恐又是不眠之夜,这样一来,生理上的警醒程度会越来越高,结果事与愿违,越是怕失眠,越是致力于使自己入睡,就越没有睡意。久而久之,晚上上床睡觉本身就成了警醒水平升高的条件刺激,致使失眠固定下来,成为持久性心理生理性失眠。
七 治疗
1.药物治疗
如有严重失眠,可给予适量抗焦虑或镇静催眠药,以加深睡眠。苯二氮卓类药物、唑吡坦、佐匹克隆、抗抑郁药物是目前常用、且较为有效。
2.非药物治疗
(1)心理治疗。
(2)生物反馈,可加强自我放松训练,对于减轻焦虑情绪有效。
八 预防
1.体育锻炼
适当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加重躯体疲劳感,对睡眠有益。但运动量不易过大,过度疲劳反而影响睡眠。
2.调整生活习惯
如取消或减少午睡,避免白天休息时间过长,养成及时睡眠的习惯。
3.营造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
房间布局合理、清洁,光线柔和,温、湿度适宜,床铺舒适。
4.睡前不宜
忌服兴奋性饮料(如酒、浓茶、咖啡等),尽量少抽烟,避免易引起兴奋的活动,避免过多的会客,晚餐不宜过饱。
5.注意卫生
睡前做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